“记者同志,活久请你快来看看大渡口伏牛溪长江边的见重积芦河滩上,出现了上百亩的庆主罕见芦苇荡。我们建议将让这个河滩形成一个自然的城现湿地公园。”12月25日,大面重庆奇石收藏爱好者赵毅给上游新闻-重庆晨报记者打来电话。苇荡记者随后赶到伏牛溪江边看到,活久这里的见重积芦河滩上生长了大面积的芦苇,场面十分壮观。庆主
记者从高处放眼,城现只见约300—500米宽的大面沙土上,形成了一大片绿色丛林,苇荡疯狂生长着1—3米多高的活久芦苇,附近居民开荒种植的见重积芦蔬菜也夹在其间。河边有几个几十平方米到几亩大小不一的庆主水凼,有人在芦苇丛中小道上穿越,不时还有各种鸟从芦苇丛中飞出。沿着河滩朝下游放眼望去,芦苇荡大约有1000多米长。
河滩上游附近不远处是一个大型石料堆积场,在堆满鹅卵石的堆积场,记者碰见3名正在寻找奇石的石友。65岁的林维杨说,他在主城附近的长江和嘉陵江边捡了16年的石头,从嘉陵江边的北碚金刚碑、三圣庙、草街,到长江的江津金刚沱等沿线两岸跑了这么多年,还没有见过如此大规模的芦苇荡。“希望能把这些芦苇保护好。”一起捡石头的曾俊超、赵伟说。
赵毅说,他在两江捡了20多年石头,第一次在主城见到这么大面积的芦苇,现在主城周边的好多两江河滩都被改造成码头,如果能对这个芦苇荡加以保护,形成湿地公园,供市民前来寻找野趣和休闲游乐,那是再好不过。
记者来到伏牛溪河滩附近的拆迁区域,见到了一对留守在这里的老人赵荣轩和何昌菊夫妇。69岁的何昌菊介绍说,她从小就生活在当地,这个河滩被取走很多石头后形成多个水凼凼,后来因涨水带来了大量泥沙沉积,开始生长出了越来越多的芦苇,“长得快得很!”她说。
据了解,芦苇具有横走的根状茎,在自然生境中,以根状茎繁殖为主,根状茎纵横交错形成网状,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,人、畜可以在上面行走。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。芦苇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,素有“禾草森林”之称。上游新闻-重庆晨报记者 吴国富 摄影报道
沪今起可申请网约车经营服务许可 “三证”缺一不可
2023-03-19 07:47
财税体制改革将稳妥推进 个税改革成明年税改最大看点
2023-03-19 07:32
三亚吉阳一女干部疑遭报复被砍五刀 嫌犯砍人后跳楼身亡
2023-03-19 07:26
新疆省道201线再遭10级大风袭击 85名旅客安全转移
2023-03-19 07:08
文明家庭风采| 辛苦10年替儿还债 诚信和担当感动众人
2023-03-19 07:08
国办:同意建立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
2023-03-19 06:42
解读“五险”变“四险”:职工医疗生育待遇均不减
2023-03-19 06:09
邱毅批蔡英文:把台湾人民健康卖日本 尊严卖特朗普
2023-03-19 05:47